名  称: 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小学(幼儿园)全员第六周期继续教育规划的通知
索引号: 5-6387-2019-00006
发布机构: 区教体局
文  号: 津滨教体[2019]29号
主题分类: 教育,继续教育
成文日期: 2019-04-22
发文日期: 2019-04-22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印发《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小学(幼儿园)全员第六周期继续教育规划》的通知

各区域教育中心(教师进修学校)、各功能区:

  现将《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小学(幼儿园)全员第六周期继续教育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94月18日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小学(幼儿园)全员

第六周期继续教育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专业能力,造就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天津市教师队伍建设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天津市中小学全员第六周期继续教育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滨海新区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划。

一、主要成绩及面临形势

(一)第五周期主要成绩

滨海新区中小学教师第五周期继续教育严格按照《天津市中小学教师第五周期(2012-2016)继续教育规划》文件精神和各区域《中小学教师第五周期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确定了循序推进、分批学习、分类指导、及时调整、全程跟踪的工作思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

在天津市教委的领导和滨海新区教体局的组织下,通过全体干部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第五周期继续教育培训任务。

1.培训组织机制不断完善。第五周期培训按照“统一管理、分工负责、分级实施”原则,采取分层管理办法,教体局培训室负责教师培训工作统筹规划,沟通协调市级有关部门,推动、督促相关培训部门完成工作。各区域教育中心(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织实施,各学校落实各类培训工作任务。通过责任落实,确保培训顺利实施。

2.本区教师整体水平得到提升。经统计,第五周期(2012年-2016年)各类项目共培训小学教师6004名,初、高中教师6939名,幼儿园教师845名,参加市教委组织的“千名农村校级骨干教师培养计划”158人。通过培训,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3.校(园)长治校(园)能力得到加强。五年间,共培训中学校长211名,小学校长206名,幼儿园园长26名。通过培训,提高了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综合治校能力,为规范校园管理,完善各项制度,创新教学实践,增强学校教学规划能力,提高校本研修组织与实现形式奠定了基础

4.区级专项培训积累丰富经验。第五周期我区主要开展了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新任教师培训、英语教师培训和幼儿教师培训等项目。我们按照“以德为首,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培养团队、整体推进”的原则,分重点、分类别、分层次、分批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培训中既坚持名优骨干教师培养与全面提升相结合,又注重新教师和特定学科培训的结合,为我区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面临的主要形势

1.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培训提出新要求。自2017年起,国家先后出台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文件,对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要求、建强做优教师教育的措施等均做出了相应的指示和要求。

2.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发展为教师培训带来新途径。伴随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不断取得突破,信息化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新的历史高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终端、虚拟现实等技术改变着人类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教师培训工作要善于利用这些新技术,构建现代化的培训体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师整体水平。

3.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新要求。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探索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试点、带动天津发展的龙头和引擎,必将带来对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类高端人才的需求,为更好地发挥示范性、引领性作用,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力量,教师更要承担起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任。教师培训正是提升教师队伍各方面综合素质的途径与手段。

4.滨海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滨海新区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共计343所、在校学生20余万、教职工约1.7万,每年新增教师约400多名。学校比较分散,各区域间教育水平发展不平衡,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缺乏领军人物,教学缺乏优秀教师,是我区教师队伍培训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秉承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为教育质量提升服务”的理念,贯彻“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均衡发展、提高质量”的指导思想,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和保障支撑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为滨海新区建设教育强区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系统规划、分层推进、专业带动,为新区教育发展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逐步建立起面向全体教师、引领全程发展的结构完整、机制灵活、方式创新、管理规范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对农村教师培训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均衡优质。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培训方式,打造高素质的培训团队,推动信息技术与培训工作的深度融合,创建智慧型教师培训支持服务体系,有效提升服务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效能。

(二)具体目标

1.切实提升全区教师立德树人的专业能力。立足滨海新区教育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大局,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精准把握培训需求,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贴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助力新区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全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8%以上,完成率达到95%以上,学员满意度达到95%以上。本区校(园)长办学领导力显著增强,教师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专业能力显著提高,全员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内生能力全面提升。

2.建立切合滨海新区发展要求的教师培训体系。立足区域教师队伍现状和发展目标,加强对培训工作的科学规划、系统设计,建立分层分类的梯级培训体系。落实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系统设计递进式培训课程,强化实践导向、能力为本,开发丰富、优质、共享的课程资源,建构教师能力进阶的培训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提高培训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打造专兼职结合的培训团队,培养在全市具有影响力的培训专家,建成结构合理的培训专家资源库。以“互联网+教育”为创新要素,变革研训方式和管理模式,重构和优化培训要素组合,提升培训质量与管理效能,整体改进和优化区域教师培训新生态。

3.建立更具效率的教师培训长效机制。教体局培训室以协同创新、赋能增效为目的,优化教师培训的研究机制、实施机制和管理机制。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构建教体局培训室、教育中心、学校三级联动、城乡一体、校际协同、机构合作的培训机制。完善培训室、继续教育工作办公室、各区域教育中心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职能,理顺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职责。通过招标等形式与全国专业教育机构合作,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开发各种形式的培训项目。根据市级相关要求结合滨海新区实际情况建立学分登记和管理办法、示范校建设管理办法、自主选学管理办法等,形成培训长效机制。在尊重学校和教师培训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条件下。以学校为单位,以改善校本研修现状、提高校本研修实效性为目的,在教育中心的引领下开展协同研修,形成培育一批校本研修示范校,打造一批特色培训项目,生成一批优质培训成果,营造充满活力、开放协作、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新区培训文化。

四、主要任务

(一)突出师德修养,切实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将师德修养作为教师培训的首要内容和重中之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大力弘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书育人精神,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要求细化落实到教师培训课程中。设置“立德树人”“师德师风”“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等培训模块,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汲取文化精髓,传承中华师道,涵养教育情怀,做到知行合一。加强对新入职教师的引导和教育,将传统文化与师德教育有机结合,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不少于16学时的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开展入职宣誓仪式,使广大教师自觉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开展班主任立德树人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充分发挥班主任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的骨干作用。

(二)突出分层分类,促进教师队伍梯队建设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建立对校(园)长、教师全员进行分学科、分层次、分岗位的梯级培养机制。准确把握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阶段,通盘设计新教师入职培训、青年教师提升培训、骨干教师研修、学科领航教师、未来教育家培养和卓越教师领航等分层培训项目,对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的知识构建和能力建设,提供准确有效的指导和培训,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梯次发展、高端发展。

1.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计划

构建市、区、校三级分工合理、开放协作的培训机制。按照天津市中小学全员第六周期继续教育的要求,每年对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不少于96学时的多途径、多形式、分学科、分级别的全员培训。培训内容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为依据,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教育为基础,以加强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拓展视野和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为重点,紧密围绕滨海新区教育发展需求,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建立教师自主选学制度,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普遍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2.实施青年教师三年培养计划

以师德和教学规范培训为重点,推进青年教师培养。结合我区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新任教师(入职三年内)培训,采取集中培训、跟岗培训、专业指导等方式,以1-3年为递进式研修周期,开展以职业感悟与师德修养、教学常规与教学实践、班级工作与育德体验、研究意识与发展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引导新教师尽快成长为合格教师。分批次组织青年教师(入职4-6年)轮训,面向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师德养成与学科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助力青年教师实现从合格到胜任的跨越。组织新入职教师三年研修成果汇报和展示,进一步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职业幸福感。

3.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着重加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面向骨干教师、专兼职教研员,采取集中培训、名校跟岗培训、工作坊研修、导师带教等多种方式,开展学科教学能力提高研修,打造我区学科骨干教师团队,培养学科领航教师。建立以学科骨干为核心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围绕优质教学、高效课堂,带动校本研修,服务一线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4.实施校(园)长课程领导力培养计划

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促进校(园)长专业发展为主线,实施分层分类培训。突出课程领导力的培养,重点帮助校(园)长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创新办学理念,提升课程变革领导力和执行力,推动“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借助天津市“优秀青年校长助推计划”,优选部分青年校长,组建创新团队,采用跟岗、交流访学、团队研修、返岗实践、成果展示等多种方式,进行深化培养,助力滨海新区青年校长新生力量的成长与发展。

5.实施“滨海名师名校长”培育计划

按照“整体规划、个性指导、学用结合、连续培养、协同创新”的思路,以培育师德高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有高远教育追求的名师、名校(园)长为目标,搭建高端培养平台,培育新时代滨海名师、名校(园)长,将其打造成新区的教育特色名片。通过先进的教育理念、特色的课程供给、高端多元的导师团队和个性化指导、实践创新、课题研究、示范引领提升等方式,进行为期三年的连续、递进式培育,着力造就一批具有鲜明教育思想和教育风格,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中勇于改革创新,能够引领新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卓越教师和校长,形成一批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

6.实施幼儿园教师保教能力提升计划

根据幼儿园教师发展需求,以《幼儿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为依据,围绕幼儿教育五大领域和一日生活常规、主题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幸福、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幼儿教师教科研方法指导等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全区幼儿园教师的保教能力,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等。

7.实施乡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计划

结合我区农村学校实际情况,以提高乡村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为目标,调集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乡村教师师德养成、教学技能提高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采取市内外集中研修、网络研修、跟岗实践、乡村教师访名校、名校名师结对帮扶、工作坊研修等形式,着力提升乡村教师的核心素养与专业能力,缩小城乡师资差异,促进我区教育均衡发展。

(三)突出重大需求,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大局

为助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加强对国家统编“三科”教材使用的培训以及对高中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课堂中应用的培训,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创新。2019年统编“三科”教材将实现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了解、掌握统编教材研制背景、意义与价值等内容,是着眼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部署。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对原有课程标准进行了重要修订,首次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之后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如何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本质,如何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摆在新课程改革面前的首要任务。坚持素养导向、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结果导向,高质量完成统编教材使用和高中新课程标准培训,是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局的迫切需求。

(四)突出模式创新,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1.优化改进集中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精心遴选优秀青年校长助推计划、学科领航教师培养工程、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等项目学员,注重培训结束后的跟踪管理。充分发挥市级培训的示范引领作用,认真组织区级集中培训,注重研修对象的自主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通过案例式、参与式、探究式、情景式、讨论式、导师制、跟岗实践、研修任务驱动、同伴互助等途径,提高培训效率。

2.充分利用网络研修模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网络研修资源与师资共享、快捷、灵活、优质、互动、高效等特点,推进教师的全员培训。探索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型培训模式,构建“人人时时处处”的学习环境,建立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教师自主选学机制。提供移动学习的智能化服务,建立网络研修社区和混合式研修模式,破解优质培训资源不足和工学矛盾的难题,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加强网络研修的辅导、管理和服务工作,严格考核制度,切实提高参培率、学习率和结业率。

3.改革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提高校本研修实效

校本研修按照市级规划—区级指导—学校落实的原则,以学校为单位,开展基于校本问题的行动研究,形成基于“问题启动、专题驱动、专业促动、合作互动”的“教、研、修”三位一体的校本研修机制,推动校本研修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大力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适应各类、各岗位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构建校本研修共同体。逐步完善校本研修的制度建设,通过有效的制度和科学的评价提高教师参与研修的自觉性,确保校本研修的实效。推动校本研修示范校建设,建立校本研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现场会、主题研修等,推广校本研修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五)突出管理制度建设与创新,建立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1.严格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实行学分制,完成规定学分,达到结业条件的教师,颁发第六周期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合格证书。计分办法是当年的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完成培训学时计算为当年的继续教育学时,学分计算按照半天4学时为计量单位,原则上10学时折合1学分,每位教师在第六周期须完成不少于48学分的继续教育培训。

2.完善教师培训登记和信息化管理制度

实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统一登记制度和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永久有效的教师培训电子档案,探索自主选学和“学分银行”制度。利用天津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实行继续教育培训网上报名、注册和结业证书打印,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确保培训结果的权威性。

3.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考评重要依据

教师完成培训学分情况作为教师年度绩效考核(纳入绩效工资考核内容)、职务评聘、特级教师和骨干教师申报、评优晋级和教师资格证定期登记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

五、保障措施

1.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健全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机构,成立全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继续教育办公室,负责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具体落实(见附件)。区教体局培训室负责组织审定教师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培训项目经费,加强教师培训基础能力建设,检查督促教师培训工作。继续教育工作办公室负责研制新区教师培训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做好培训工作的管理和评价,指导学校校本培训工作。各区域教育中心负责落实具体培训工作。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是本校教师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制定校本培训计划,积极开展校本研修,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市、区培训,督促教师完成培训任务。

2.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投入

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区教体局将协调有关部门全面落实国家和市有关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政策,不断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专款用于教师培训。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各学校(幼儿园)要确保师训经费专款专用,保障教师参加培训,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教师培训经费。

3.加强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以高水平专家和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中小学优秀教师和教研员为主体,建立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学科为基础,以培训能力建设为中心,建立培训者队伍的业务进修和培训制度,提升培训者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形成培训者队伍动态管理机制。以年度评估为抓手努力建设标准化、现代化的教师培训基地,提高其服务培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建立培训管理的信息化系统

推动信息技术与培训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借助信息技术建立培训管理系统。完善学员管理、培训教学、过程监管、绩效评估、学分认定等功能,建立统一高效、互通互联、智慧灵活、交互共享的区域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提高培训管理效能。完善教师自主选学,实现培训管理精细化、培训分析即时化。

5.加强培训监管和研究

强化对教师培训的监管,加强过程管理、质量管理、信息流通管理和组织实施管理,以管促训,确保培训质量。建立教师培训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和绩效考核。继续教育工作办公室负责继续教育培训方案制定工作,充分发挥培训研究的职能,根据我区培训实际情况和教师特点加大研究力度。针对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调查和研究,加强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为培训决策和事业发展提供指导服务。

附件:天津市滨海新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组织机构


附件:

天津市滨海新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组织机构

一、健全组织机构

1.成立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新区继续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建立工作机制与培训体系。

组长:李春年

成员:张  强、冯宜冰、郝振宇、陈  丽、马炳立、

刘炳昭、高晨霞、刘润来、姜连春、周兴文、

赵  爽、张洪广、李  鑫

2.成立继续教育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各区域实施继续教育工作。

组长:马炳立、刘润来

成员:王如娟、周洪春

继续教育工作小组下设继续教育办公室,负责落实各项培训任务及日常工作的组织与协调。继续教育办公室设在大港教师进修学校。

继续教育办公室主任:周洪春

成员:马建国、时玉秋、康振红、王继文、陈 亮、龚  薇、

张  旭、尹  洁

二、任务分工

1.培训室,负责组织审定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沟通协调市级有关部门,推动相关培训部门完成工作,落实项目经费。

2.继续教育工作办公室,配合培训室研究制定新区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学校校本培训,做好校本培训的管理和评价。

3.各区域教育中心,实施各项培训任务。

4.学校落实各级各类培训工作,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参加市、区培训,督促教师完成培训任务。建立校本培训制度,制定并落实校本研修计划,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