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辅助浏览
轻松阅读
读屏
视图
放大
缩小
配色
白底黑字蓝链接
蓝底黄字白链接
黄底黑字蓝链接
黑底黄字白链接
页面原始配色
大鼠标
辅助线
显示屏
声音
指读
连读
减速
加速
音量
增加音量
减小音量
后退
前进
全屏
全屏
刷新
退出
帮助
换肤

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

民法典基础知识(二)
发布日期: 2023-10-18 16:36      来源: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无障碍语音播报

    一、胎儿能继承遗产吗?

    《民法典》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民法典》设立了胎儿利益保护特别制度,规定涉及财产继承时,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有继承遗产的资格和权利,但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自始不存在。

    二、胎儿能接受赠与吗?

    《民法典》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胎儿的利益,《民法典》规定,涉及接受赠与时,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有权利接受赠与。也就是说,在胎儿出生前,如果有人对其作出赠与,该项赠与有效,胎儿可以保有其赠与利益。但是,胎儿在接受赠与后,如果娩出时为死体的,则该赠与无效,应当将财产返还赠与人。

    三、怎么判断未成年人是否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为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部分独立地,或者说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民法典》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随着社会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的未成年人越来越聪明,心智成熟得越来越早。《民法典》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四、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能用压岁钱买玩具吗?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从事与自己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活动,比如去超市购买价值较小的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玩具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做任何事,例如花光自己甚至家人的钱去打赏主播、私自拿家里的大额钱款去购买网络游戏装备等,此类行为就必须经过家长同意或者追认才能发生效力。

    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能协商确定监护人吗?

    《民法典》第33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承担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随着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民法典》完善了监护制度,规定成年人可在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时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六、村民委员会能够作为民事主体对外签订合同吗?

    《民法典》第101条第1款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各地有不少村子引入公司运营机制,建立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民法典》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

    七、自然人享有哪些民事权利?

    《民法典》第109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第110条第1款规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第113条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八、个人信息是否受到法律保护?

    《民法典》第111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ssbm=&fromcontentid=&enddate=&thirdtitle=&showtitle=&maintyp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jtwadmin&check_checkdate=2023/10/18 16:38:38&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本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