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

人工智能教育高水平普及!滨城拟建90所试点学校
发布日期: 2023-12-21 13:37      来源: 天津滨海教育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2月13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第二期试点工作交流会在滨海新区召开。会议以专家讲座、经验分享等环节部署了试点工作安排及要求,并通过观摩研讨、课例分享、实操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全国各应用试点区(校)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分享。

    据悉,今年央馆第二批规模化应用试点遴选了23个试点区、7个培育区以及172所试点校,其中滨海新区是试点规模最大的试点区。

    当前,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已成为美丽滨城的一张亮丽名片,为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人工智能技术及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教育的推进和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滨海新区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将人工智能教育作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积极鼓励学校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践,常态开展人工智能科普品牌活动,努力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央馆人工智能课程是非常成熟的,通过规模化应用试点,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人工智能素养、创新思维,推动滨海教育更加有特色高质量发展。”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滨海新区成功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滨海新区塘沽紫云小学等25所学校获批全国第二批试点校。按照央馆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建设规划,区教体局将以三年为周期构建资源共享与互通“1+4+N”人工智能区域范式,即:构建1个人工智能教育大平台,围绕区域模式研究、学校特色应用、教师优秀案例、学生赛事参与4个研究方向,建设90所试点学校,打造区域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滨城模式”。

    为进一步了解学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开展情况,此次参会的省、县(区)负责人一行还前往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参观,并观摩了由天津市南开中学滨海生态城学校李敏老师执教的《有AI无障碍——助力失语人“发声”》一课。

    李敏老师从简单的手语学习导入课堂,带领学生通过人学习手语的过程推测计算机学习的过程,并通过“小飞”机器人开展编程实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机器识别及其成果应用。课堂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失语人说出爱的过程,不仅实现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是在创新探索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纷纷表示,“老师经常结合实验给我们讲解课程内容,与机器人‘小飞’互动十分有趣,不仅提升了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摩活动中,滨海新区入选今年央馆第二批规模化应用试点校的25所试点校代表还进行了AI教学成果的现场展示。此外,活动当天还举办了小初高教师培训和课例分享,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育工作组多位专家现场开展“央馆人工智能课程”理论与实操培训。

    “要落实好人工智能教育,教师是关键。在申报试点区时,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针对信息技术教师制定了完善的培训计划。”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研员程建娜介绍说,滨海新区教师发展中心以区域常态化教研为主阵地,通过研训体的方式,对试点校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让老师从能开课,到能上好课,再到创造性地上课。同时,定期邀请人工智能课程专家进行关键问题指导,通过区片校多维互动,线上线下融合实施,展示+赛事的双轮驱动等形式,逐步提升区域教师整体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水平。

    截至目前,新区已建成了覆盖全区中小学校的人工智能教学应用平台,可以为全区近20万名师生提供人工智能课程、实验、培训、创作等一站式服务。同时,按学校、学段特点,差异化配置了人工智能软硬件设施设备,完成了首批25所试点校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各校人工智能课程试点应用已步入常态化。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阶段,将以打造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区为目标,解决好优质化和均衡化的问题,有组织地、规模化地、高质量地推动和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同时,加强与各区域交流合作,协同进行实践探索和应用创新,共享发展经验和创新成果,逐步提高人工智能教育的水平,为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贡献更多的‘滨城力量’,探索更多的‘滨城路径’。”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thirdtitle=&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jtwadmin&Check_CheckDate=2023/12/21 13:38:38&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