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采共学!滨城学校全景呈现“双减”育人新范式 |
10月28日,滨海新区教体局在大港东城小学举办以“聚力双减 博采共学”为主题的“双减”工作展示活动,全景式呈现学校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通过构建“共学教育”体系,有效强化育人主阵地,为现代教育发展提供鲜活样本。区教体局、区教师发展中心有关负责同志,各开发区教育主管部门、泰达街道文教集团相关负责同志,和平区鞍山道小学和全区各小学校长、副校长以及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仁多玛小学的干部教师等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
活动伊始,来宾们通过沉浸式参观切身感受“共学教育”的蓬勃生机。从创意迸发的科创劳动作品到韵味十足的锡纸画艺术,从非遗传承的绒花社布展到充满自然风情的东城牧场,从精准高效的作业设计到启迪心智的科学探究,从结合地域特色的湿地文化讲解到充满匠心与智慧的集团化成果展,每一处展区都是学校将“双减”从政策理念转化为育人实践的生动注脚。集中研讨环节,大港东城小学教育集团负责同志作《基于三维文化,重塑立德树人价值坐标》主旨报告,系统阐释学校以“士文化、共文化、博文化”三维文化为骨架,重构育人生态的思考与探索,深刻回答了“减负之后,立何德、树何人”的时代之问。课堂展示环节,刘琳老师执教四年级数学精品课《条形统计图》,展现“共学课堂”中学生思维的自主建构与真实生长。陈建玲老师带来特色课程《生生“步”锡》,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美学巧妙融合,让学生在方寸锡纸间涵养文化自信。马旭老师以人工智能支撑的说播课生动演绎了科技如何为“共学教育”赋能。
思想的碰撞在主题沙龙《齐心·启思·共进》中激荡出更多火花。大港东城小学的管理团队围绕共学课堂的深化、“小先生”制为首的三维帮扶效能以及集团化办学的资源共享等议题展开深入对话,共同勾勒“学校—师生—集团”多维联动、共育共进的育人图景。区教体局党委委员、党建工作室主任郝振宇强调,大港东城小学站位高远、理念系统,以文化育人为引领,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三维文化”育人大格局。学校育人路径清晰、机制创新,在“双减”背景下打造“共学共育”育人新样态,以“共学课堂”为主阵地,以“小先生”制为智慧亮点,形成师生共学、生生共进、家校共育的温暖教育生态。同时,他希望各学校深化“学为中心”课堂建设,把课上好;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开展特色鲜明的课程活动;加强科技教育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共同推动“双减”背景下育人方式变革,为滨海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本次展示活动不仅是一次成果的检阅,更是一次指向教育本源、探寻育人路径的深度研讨。它有力地证明,“双减”的终极目标并非简单的“减”,而是高质量的“立”——立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立足以文化为根基的育人观,最终立起一个个全面发展的、鲜活的生命个体。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7
联系方式:022-6689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