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城这所学校让传统文化掀起时代浪花! |
“让学生全面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在国家推行“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天津市昆明路小学滨海学校充分利用生源特点和资源优势,打造多元集成的课后服务课程资源,构建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其中,教师自主开发的“陶艺”品牌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师生在传承千年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让古老陶艺在新时代绽放别样光彩。
“陶艺这门传统艺术不仅是泥土与火的交融,更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回到天津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后,我发现北方传统文化教育领域中,陶艺这一块相对薄弱。出于对陶艺的热爱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我萌生了成立陶艺社团的想法,并一步步付诸实践,希望老手艺能够‘活’在当下,‘火’向未来。”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的社团教师刘俊露说。
陶艺之韵,融情于土
匠心独运,启智于形
学校陶艺工坊成立于2021年9月。成立初期,由于材料和环境的限制,只能利用超轻黏土进行立体作品创作。“繁花”“十二生肖”“美食小当家”等系列作品相继诞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立体成型转换技巧,实现了从平面思维到立体思维的重要跨越。2023年3月,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陶艺制作所需的材料、工具以及关键的电窑设备逐渐配备完善,陶艺工坊自此步入正轨,开启了全新篇章。
一门技艺,延续品格
走进陶艺工坊,淳朴厚重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师生的作品琳琅满目。孩子们用双手赋予泥土温度与灵魂,在创作中感悟先辈的情怀。在这里,他们可以系统全面地学习陶艺知识、基本成型技法和上釉、烧制等一系列完整的工艺流程,可以用陶艺讲述自己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情感,让想象力在课堂上尽情飞扬。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整体设计,大力推动陶艺这一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体系,创新构建“三板块四篇章”体系,涵盖“品一品瓷艺美”“学一学瓷艺活”“说一说瓷窑事”,以“学一学瓷艺活”为例,课程分为成型篇、装饰篇、上釉篇、烧制篇,旨在让学生全面认识陶瓷,深入领会陶瓷所承载的品质精神,感悟陶瓷艺人的匠心独运。
浴火而生,百炼成器
传承千年,韵味悠长
随着课程的深入推进,学生们完成了许多系列作品。“百变的生肖”用独特的陶艺语言赋予生肖灵动的生命力;“东方神兽”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中神秘形象的独特理解;“青花上的北塘”将地方特色与传统青花工艺相结合,充满地域文化魅力;“你好西游”以《西游记》为蓝本,幻化出一件件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陶艺作品……从清冷泥土到与水相济,从雕琢灵魂到火中涅槃,最终成就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目前,学生们正在专注创作“蝶”系列作品,他们试图通过细腻的手法,展现蝴蝶的轻盈与美丽,探索陶艺在表现自然之美方面的无限可能。
“这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聪说,陶艺社团是学校大力发展美育教育的一个缩影,师生在传统文化的洗礼中,感受文明的温度,实现传统工艺与现代教育的跨时空对话。近年来,学校努力打造“释放儿童天性、倾听儿童声音、助推儿童成长、成就儿童未来”的成长空间,提供跨班级、跨年级、可自主选择的涵盖五大类63种课程的项目菜单,让学生在多彩而有温度的课后时光里,享受收获的喜悦与幸福,实现个性化发展。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7
联系方式:022-6689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