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劳动教育取得诸多新成效新进展 |
今年上半年,我市在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工作中取得了诸多新成效与新进展。全市教育系统上下,始终坚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注重实效,秉承“面向人人、实现人人发展”的理念,创新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创新育人实践,在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劳动育人体系的过程中凝聚思想共识、创新各类载体平台、选树劳动育人优秀典型、巩固天津特色劳动教育模式。
随着全市全面加强、不断深化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地位也得以不断强化,家校社师生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也得以持续深化。我市通过建立天津市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中心、劳动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组建“天津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联盟”,打造天津劳动教育师资的“充电站”、课程研发改革“新高地”,聚焦师资培养培训、课程开发、教学指导、教学质量评价与改进,为加快提升全市劳动教育师资水平提供智力支撑。同时,“一联盟两中心”通过发挥龙头带动、集群蓄能效应,搭建交流分享和资源共享平台,打破区、校壁垒,实现劳动教育全面覆盖、有效覆盖。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我市在劳动教育领域捷报频传。和平区、河西区和津南区入选全国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和平区、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在教育部针对全国32个省级地区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调研结果通报中,我市学校劳动教育各项指标落实率位居全国第一,通报还多处援引我市在劳动教育规划部署、课程资源建设、学校劳动周设立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同时,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劳动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新增专业审批,成为全国首批设置劳动教育本科专业的两所高校之一,获批专业列入学校本年度招生计划。
我市劳动教育目前正处于积厚成势夯基础阶段。市教育两委围绕实践基地建设、师资培养储备、课程教材研发等基础性工作,正在进一步为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步入“快车道”发展夯实根本保障。
市教委制定的《关于推进天津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方案》已画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2年天津将实现学生自主负责校园环境卫生常态化,到2023年全市将建成100个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创建100所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形成100门精品课程,评选1000名优秀导师,表彰10000名劳动实践优秀学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天津市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显现成效,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7
联系方式:022-66896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