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2025年小学招生政策问答 |
滨海新区2025年小学招生政策问答
一、我区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原则是什么?
答:一是坚持免试就近,切实维护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合法权益。全面掌握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情况,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进一步强化控辍保学。二是坚持统筹兼顾,落实招生入学工作的主体责任,组织实施好本区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三是坚持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科学合理核定民办学校招生计划,确保稳定。四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程序,强化监督,务求阳光招生,确保平稳有序。
二、2025年小学入学的适龄儿童年龄要求是什么?
答:2019年8月31日以前出生,必须年满6周岁的适龄儿童。
三、2025年适龄儿童招生入学什么时间报名?
答:线上报名时间:2025年5月19—25日;
线下到校报名办理时间:2025年5月24日(星期六)、25日(星期日)。
四、各学校什么时间张贴招生简章?
答:各学校于5月6日11点前张贴招生简章,明确招收新生的年龄、报名时间、报名登记办法、招生办法和学区范围。
五、报名方式及报名时需要提供哪些证件?
答:家长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线上或线下一种报名方式办理即可。
线下到校报名:本区户籍适龄儿童需要提供居民户口簿、合法固定居所证明原件,到学区片所属学校登记入学。
线上报名:适龄儿童家长可实名认证后登录“津心办”APP,从“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中进入教育入学场景,实现线上报名操作。
六、适龄儿童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怎样办理?
答: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于5月23日向学区片所属学校提出书面申请。
七、什么是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同步招生?
答: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同步招生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互不享有招生特权,在区教体局统一组织下,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同步组织实施,录取结束后同步注册学籍。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主要是为了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要求,遏制违规掐尖招生行为,维护正常招生秩序。
八、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在滨海新区如何入学?
答: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在本区入学,其父母已经于2024年11月进行预约,教体局网站公示预约适龄儿童名单,已经申请登记且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由区教体局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
九、适龄残疾儿童如何办理入学?
答: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安排到相应的特殊教育学校登记入学;确实不能进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根据残疾类别和教育需求,实施送教上门服务。切实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十、小学招生录取结果什么时间公布?
答:按照招生工作安排,2025年6月6日,公布本区户籍适龄儿童录取结果,家长可登录“津心办”APP查询录取结果,线上查收录取通知书。2025年6月6日,公布随迁子女录取结果,家长可到录取学校领取通知书。
十一、招生政策的具体内容可以通过什么渠道获取?
区教体局已经制定下发了《滨海新区2025年小学招生入学工作方案》。家长可以通过两个渠道获取相关内容:一是登录“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官网了解招生政策;二是关注学校门口张贴的招生简章了解招生政策。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教育体育局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7
联系方式:022-66896693